
郭綜合醫院 麻醉科 邱文政醫師
案例1 王先生,五十多歲男性,過去並無特殊病史,這次因為膽囊結石,要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王先生在接受全身麻醉後不久,麻醉醫師即發現病人的心跳加快,全身僵硬,體溫開始升高,最高達41度C,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快速升高。麻醉醫師高度懷疑是麻醉藥物所引發的惡性高熱,立即注射解藥–單挫林 (Dantrolene),給予冰食鹽水的點滴降溫,維持病人的生命徵象。經與外科醫師討論後,先取消手術,轉往加護病房持續治療。經治療後,病人情況穩定。於三天後,再次進行手術。這次麻醉醫師採用全靜脈麻醉,避免使用吸入性麻醉藥和去極性肌肉鬆弛劑。整個手術過程中,病人情況相當穩定,術後也恢復良好。 |
案例2 李同學是個大學生。在系出遊時發生車禍,造成右小腿骨折,預計要進行骨折復位固定手術。在術前麻醉訪視時,李同學有提及其父親之前麻醉時,有發生惡性高熱的情形。他對於麻醉非常地擔憂。麻醉醫師和李同學及其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半身麻醉的方式來進行手術,以避免發生惡性高熱,降低麻醉的風險。手術順利完成,術後也恢復良好。 |
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是每一位麻醉醫師的夢魘,因為它的病情進展非常地快速,伴隨著高死亡率。惡性高熱是一種顯性遺傳的疾病,國外發生率是1/62000,而台灣的發生率略低於國外,大約是1/100000,男性發生率遠高於女性。國外惡性高熱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五,而台灣惡性高熱的死亡率約百分之十二。(圖一)
目前已知惡性高熱是因為患者接觸到吸入性麻醉藥物或琥珀膽鹼(succinylcholine,一種去極性肌肉鬆弛劑) 所引發,導致肌肉細胞內鈣離子的移動不正常。臨床上可觀察到患者的體溫上升、心跳過快、心律不整、肌肉僵硬、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橫紋肌溶解、電解質不平衡以及酸中毒等等。一旦懷疑是惡性高熱,就必須馬上停止吸入性麻醉藥物,盡速給予單挫林治療。
單挫林(圖二)目前是惡性高熱的唯一解藥。單挫林一開始是要用來當作抗生素使用,後來發現單挫林有阻擋鈣離子進入肌肉細胞的作用,剛好可以用來治療惡性高熱。惡性高熱一開始被發現時,患者死亡率高達70%,自從開始使用單挫林來治療惡性高熱後,死亡率就降至5%。因為單挫林單價高以及保存期限短,常常還沒開封使用就過期了,過去只有醫學中心才有單挫林的備藥。因為近年來麻醉安全的被重視,越來越多醫院的麻醉科都備有單挫林,以備不時之需。
一般民眾面對惡性高熱,其實不必太過恐慌。只要在術前麻醉訪視時,詳盡告知麻醉醫師相關病史,例如:藥物過敏史、家人是否有惡性高熱的病史等。如果懷疑自己本身可能有惡性高熱的體質,也可以到醫學中心去做惡性高熱的基因檢測。麻醉醫師如果可以在術前就得知有惡性高熱的可能時,就可以擬定適當的麻醉計畫,避免使用到可能會誘發惡性高熱的麻醉藥物。在台灣麻醉醫學會的網站上,民眾也可以查詢到一些醫院的單挫林備藥量。目前郭綜合醫院有足夠的單挫林備藥量,民眾可以放心在郭綜合醫院進行手術。
~郭綜合醫院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