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不再手抖 --- 談帕金森病
 2017-03-08

郭綜合醫院 神經內科 趙昌宏醫師

案例1

65 歲任先生2個月前出現右手顫抖的動作,在情緒緊張嚴重、睡覺時則消失,於106年2月21日至本院神經科門診,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正常,同時投予左多巴胺藥,7日後回門診顫抖情形明顯改善。

 

案例2

69 歲吳女士3年前開始雙唇顫抖,2年多前出現面具臉 (mask face),2年前開始出現右手搓藥丸狀 (pill-rolling) 的動作,在情緒緊張嚴重、睡覺時則消失,於105年6月8日至本院神經科門診,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正常,電腦斷層顯示有輕微腦退化情形,同時投予左多巴胺藥,顫抖情形明顯改善。

 

案例3

78 歲陳女士5年前開始雙手顫抖,下顎及頭部不自主搖動,在疲勞時嚴重、睡覺時則消失,同時合併有眼瞼眨動減少、說話愈來愈小聲、表情僵化,於 102年10月8日至本院神經科門診,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正常,電腦斷層顯示有輕微腦退化情形,同時投予左多巴胺藥,顫抖情形明顯改善,門診持續追蹤。

然而陳女士從104年8月開始有記憶退化的情形,簡易智能評估為12分,有中度智能退化。

 

茲介紹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化疾病,發生率每10萬人約有14人,年紀越大得病機會越高,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占1 ~ 2%。帕金森病臨床四大診斷症狀包括:

1.靜態時手腳抖動。2.步態緩慢。3.肢體僵硬。4.姿勢反射不良。

什麼原因引起帕金森病呢?

      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症狀主要是肇因於一種叫做「多巴胺」化學物質的缺乏。而多巴胺是由腦幹中一處叫黑質的神經細胞所製造。神經元之間訊息傳遞必需仰賴多巴胺才能使身體的動作來的流順,且有效率。由於某種迄今仍不明的原因,巴金森氏病人此處的神經原數目減少以致多巴胺的製造也隨之下降。因此,神經間的傳遞也逐漸受阻,而使得肌肉的活動愈來愈不流順及不協調。

帕金森病如何治療呢?

       帕金森病的治療突飛猛進,有許多利器可以選擇。除了多巴胺藥物控制病情延緩退化外,還有輔助性藥物包括多巴胺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乙醯膽鹼…等,近期更有穿皮貼片劑型的多巴胺促效劑供帕金森病病人選擇。

什麼是帕金森失智症呢?

      根據臨床研究指出,帕金森病病人比一般同齡者得到失智症的危險性是6倍,如同阿茲海默症,年齡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50 ~ 59歲帕金森病患者有失智症狀的盛行率約為12.4%,90歲以上帕金森病患者有失智症狀的盛行率則高達80 ~ 90%。帕金森失智症的心智功能缺損,主要是注意力、執行功能與視覺空間功能的問題,與阿茲海默症記憶編碼與語言障礙有所不同。

本院目前對帕金森病可作早期臨床診斷,早期治療以及對帕金森失智症可作正確診斷和治療。

        帕金森病可透過藥物、運動及充足睡眠獲得良好的控制,現在已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在罹病7至14年內都可以維持工作,患者謹記按時吃藥、定時運動並有充足的睡眠,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雖然不能痊癒,但可以控制,生活品質與常人無異。

 

 

~郭綜合醫院關心您~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