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探病
|
UOF
首頁
郭綜合資訊網
醫院簡介
總裁與院長介紹
發展沿革
院歌
宗旨與理念
院區資訊
交通資訊
電子病歷推動專區
資訊安全及隱私政策專區
部門簡介
醫療團隊
護理團隊
醫事團隊
特色醫療
微創關節重建中心
產嬰中心
生殖醫學中心
癌症中心
健檢中心
醫學美容中心
心導管中心
慢性呼吸照護病房
洗腎中心
產後照護中心
護理機構
居家護理
國欣護理之家
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部
人體試驗委員會
人體研究受試者保護中心
圖書室
教育訓練平台(TMS)
醫師教育
醫事培訓
徵才快訊
職缺與應徵方式
健康醫院專區
五癌篩檢
糖尿病防治
腎臟健康促進
無菸醫院
無檳醫院
職場健康促進
母嬰親善
疫苗專區
新冠疫苗接種
M痘疫苗接種
友善連結
中央健康保險署
健康存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廠商專區
資料下載
部門簡介
醫師簡介
網路掛號
特色醫療
健康資訊
小兒科 健康資訊
首頁
部門簡介
醫療團隊
小兒科
部門簡介
醫師簡介
網路掛號
特色醫療
健康資訊
關鍵字(標題,關鍵字)
查詢
1
2
總共有 15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遠離致命腦膜炎---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與預防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密集生活型態。
教研部 2024-11-06
小兒過重不是福---兒童肥胖問題多
我國教育部學童體重資料顯示,2017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4.6%;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6.9%。報告指出十二歲以前若是肥胖,將來仍然肥胖的機率,男性86%,女性88%;體重正常的兒童,其成人之後發生肥胖的可能性,男性只有18%,女性42%,因此肥胖防治應著重於從兒童時期做起。
教研部 2024-04-03
郭綜合與成醫合作 讓小糖友不再有甜蜜負擔
林同學在數個月內體重下降約8公斤,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至診所就醫,飯前血糖值高達261 mg/dl,轉介至成大醫院進行全面評估,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林同學原本在成大醫院住院治療,因床位滿床,成大醫院團隊積極說明及協調,迅速啟動兩院合作機制,將林同學轉診至郭綜合醫院接受治療,避免導致酮酸中毒等潛在併發症。
教研部 2023-12-01
嬰幼兒大腿的帶狀疱疹,原來和水痘疫苗有關! 爸爸竟被傳染全身長水痘!!
帶狀疱疹大部分發生於中老年人,兒童帶狀疱疹狀並不常見,未滿兩歲更是罕見。民國110年的記者會後,分享了一個1歲11個月左大腿長帶狀疱疹的病例,陸續又來了6個左大腿長帶狀疱疹的嬰幼兒,年紀最小為1歲3個月。
教研部 2023-11-01
腸病毒重症預防 --- 腸病毒71型疫苗
男童發燒兩天前四肢、肚子和屁股紅疹,發燒前一天口腔潰瘍。發燒當天精神活動力不好住院,隔天肌躍型抽搐,血壓較高且心跳快,懷疑腸病毒導致自主神經機能失調,因此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第四天退燒,臨床症狀改善,第六天出院,其喉嚨拭子及肛門拭子皆培養出腸病毒71型 。
教研部 2023-07-05
孩子腹瀉的「黃金處理原則」--- 讓兒科醫師教您怎麼做!
腹瀉在孩童期很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可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若沒有及時適當的處置特別是小於五歲小孩、醫療資源有限的地區,很容易有嚴重併發症,進而發展到休克甚至死亡。據WHO統計,全球每天高達1800名五歲以下幼兒死於腹瀉,腹瀉性疾病乃是嬰兒住院發病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研部 2022-11-02
黃色警戒---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往往在出生後二至三天時皮膚開始變黃,有時候會被告知是「新生兒黃疸」。聽到嬰兒有黃疸,對新手父母來說一定感到十分困惑;如果嬰兒又必須住院照光的話,更是十分緊張,到底什麼是黃疸呢?
教研部 2022-03-30
不洗手!?---你想「腸」病毒嗎?
腸病毒感染多是沒有症狀,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但是年齡越小的兒童症狀往往越嚴重。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發現,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也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因此對於五歲以下的兒童,腸病毒不可不防!
教研部 2021-09-01
未滿兩歲,竟長帶狀疱疹(皮蛇)---這些年,水痘疫苗所帶來的改變
1歲11個多月的女孩,左大腿第三及第四腰椎的神經皮節長滿了水泡狀紅疹,伴隨輕微疼痛。臨床診斷為帶狀疱疹,即俗稱的皮蛇。血清抗體檢驗及皮膚抹片檢查確認是帶狀疱疹。病人經口服抗病毒藥治療,恢復迅速,沒留下後遺症。從出疹子到傷口痊癒,約一星期,短於大人平均2-4週的病程。
教研部 2021-01-20
吾家有女初長成---由胸部發育談孩童青春期發育與性早熟治療
性早熟的孩童,剛開始身高或許會領先同年齡兒童,但因其骨骼年齡超前,生長板將提早癒合而縮短了成長的黃金時間,如沒妥善介入很容易較一般成人身高來的矮小。此外,第二性徵的過早出現會造成外觀上的改變,這也常會引起同年齡孩子的嘲笑,對孩童心理發展的影響也是令家長憂心的一個原因。
教研部 2020-02-11
1
2
總共有 15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