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婦科癌症的篩檢與預防
 2025-06-27

郭綜合醫院院長/婦產科 鄭雅敏主治醫師

一、前言: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癌症已蟬聯多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人人聞癌色變。根據健保署統計,2020年癌症治療總醫療費用支出約1,212億元,約每5.5元健保費就有1元用於癌症治療,近五年平均成長幅度為8.48%。癌症的發生可能因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5成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證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進而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婦女十大癌症發生率中,婦產科就包辦三項,分別是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今年是健保開辦30年,其中最有貢獻的健保政策之一就是子宮頸抹片篩檢,今天就婦女三大癌症,簡介目前的篩檢方法與成效。

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

   

二、婦科癌症的危險因子及篩檢方法

  1. 子宮頸癌:

      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長期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子,從感染到發病長達十餘年,由於感染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子宮頸抹片篩檢可以將子宮頸細胞有病變的患者篩檢出來,進一步接受陰道鏡檢查及切片,確認病變的嚴重程度,給予合適的治療。民國84年健保成立,對30歲以上女性免費施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為了推廣子宮頸抹片,請美女明星代言「六分鐘護一生」的廣告詞應該不陌生。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普及,讓台灣婦女子宮頸癌發生率從第一名降到第九名,死亡率降低50%,全世界都知道台灣的健保奇蹟。

      雖然子宮頸抹片篩檢觀念的普及化,然而,常規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涵蓋率卻停滯在20-30%,除了加強宣導之外,國健署將子宮頸癌篩檢升級,自114年 1月1日起,除了公費子宮頸抹片年齡下修到25歲,也提供公費HPV檢測(檢測開放35歲、45歲、65歲女性適用)。此外,要預防癌症,目前會有成效的是子宮頸癌。國健署自107年12月底開始,全面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的服務,今年9月也將加入國中男生疫苗公費施打政策,讓子宮頸癌防治更全面,接軌國際,當HPV疫苗注射涵蓋率可以達到七成時,就有機會達到國際衛生組織呼籲的2030年滅絕子宮頸癌。

     

  1. 卵巢癌

     卵巢癌是俗稱的隱形殺手,由於卵巢大小約2-3公分,位在骨盆腔,通常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已經是晚期。卵巢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個人病史(曾患乳癌、子宮體癌、大腸癌或直腸癌者),排卵次數較多者(從未懷孕、初經早、停經晚),肥胖族群。

     卵巢癌的篩檢較為困難,因為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且篩檢方式並不十分確定。卵巢癌篩檢對象傾向定位於高危險群,例如停經後的婦女及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篩檢項目包括骨盆腔檢查、超音波合併都卜勒檢查和腫瘤指標CA-125的檢查。 最近一項英國發表的大規模研究顯示停經後婦女連續腫瘤指標CA-125的變化輔以陰道超音波的檢查,比單獨一次CA-125的檢查更能偵測出卵巢癌。當懷疑有腫瘤時,再輔助用電腦斷層掃描,幫助醫師釐清腹腔內癌症狀況。用常規的CA-125血液腫瘤指標檢驗當作篩檢工具,研究顯示效益並不高,因為50%的第一期卵巢癌病患不會異常升高,而且許多良性的婦科疾病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卵巢巧克力囊腫、骨盆腔發炎等都有可能偽陽性、因此不適合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但針對高風險對象,可以選擇半年做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並搭配CA-125的抽血檢查。因為大型篩檢成效未明,篩檢費用偏高,目前並未列入常規公費篩檢項目。目前沒有有效預防卵巢癌方法。

 

  1. 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發生率逐年增加。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2023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新發癌症人數,子宮體惡性癌症發生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五名,每年新發個案高將近3600位,子宮體惡性癌症中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占92.32%。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有肥胖、糖尿病、無生育的女性、初經早、停經晚、多囊性卵巢患者、有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的基因家族、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藥物來治療或預防乳癌者、有子宮卻單獨服用雌激素荷爾蒙者。

     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症狀是陰道出血,只要病患能警覺性高,不要輕忽非經期的異常出血或停經後出血,藉由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以及子宮內膜取樣檢查,都可以早期診斷出來。子宮內膜癌沒有標準或常規的篩檢檢測方式,許多篩檢方式正在研究中。

     對於有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癌家族風險的女性,專家建議最早可從25歲開始,每年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來治療或預防乳癌患者會有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此患者每年會轉介至婦產科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對於有子宮內膜過厚或是有陰道出血症狀的婦女則需進一步做子宮內膜切片來確認是否有子宮內膜癌。目前沒有有效預防子宮內膜癌的方法。

 

三、結語

     經由定期篩檢,可以及早發現婦科癌症,提高治療成功率,並降低死亡率。每年利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執行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及卵巢,不輕忽異常出血,一起實踐防癌新生活。

 

台南醫生 ─ 台南市醫師公會暨診所協會聯合會訊

 

 

 

 

 

 

~郭綜合醫院關心您~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