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總共有 28 筆 / 共 3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台灣子宮內膜癌患者十年暴增四成!台灣婦癌醫學會接軌國際指引建議:晚期復發患者治療可使用免疫療法
每年六月是「子宮體癌意識月」,提醒大眾關注女性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婦癌議題。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台灣每年約有3,500名女性確診子宮體惡性腫瘤,其中超過九成為子宮內膜癌,平均診斷年齡中位數為56歲,好發於停經後婦女,且近年發生率持續上升。
教研部    2025-07-18
婦科癌症的篩檢與預防
衛福部統計資料,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2020年癌症治療總醫療費用支出約1,212億元,近五年平均成長幅度為8.48%。癌症的發生可能因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5成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證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進而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教研部    2025-06-27
勿讓野花處處開---談尖型濕疣的處置與預防
尖型濕疣(菜花)是一種性傳染病,初期無症狀,不痛不癢,病灶可出現在生殖器周圍的皮膚、黏膜或口腔,伴隨搔癢、出血、排尿困難或異味。此病不分性別、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
教研部    2025-02-25
惱人的外陰瘙癢、反覆陰道感染---治療有秘方
外陰搔癢原因很多,包含感染、過敏、過度乾燥、濕疹或其他免疫相關疾病。育齡女性最常見是外陰合併陰道感染,病原體包含細菌、黴菌、滴蟲或是性行為傳染病;更年期婦女最常見的是生殖泌尿症候群。
教研部    2024-10-30
子宮內膜癌:早期低等級癌治療後依然可以懷孕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癌症,多發於更年期後的女性。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即使年輕時確診的患者,治療後仍有機會實現懷孕的夢想。本文將介紹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成功治療後懷孕的可能性,以及激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教研部    2024-07-03
子宮切除---快速復原助隔天出院
傳統上,子宮切除手術的步驟包括:>8小時的禁食、灌腸、疼痛時肌肉注射鴉片類藥物、臥床直至排氣,及漸漸進食,才停止點滴注射,長時間置放導尿管,常規使用抗生素多天,甚至放置鼻胃管和引流管。改善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後的照顧,能加速病患恢復,減少併發症產生,降低器官失能風險,縮短住院天數。
教研部    2024-02-07
不可輕忽的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的警訊及應對
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是什麼? 妊娠高血壓是指懷孕期間,孕婦的血壓升高。當妊娠高血壓嚴重到一定程度時,可能發展為子癲前症,是一種嚴重懷孕併發症。子癲前症通常在懷孕20週後出現,其症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
教研部    2024-01-16
夏日炎炎陰道黴菌盛行---復發性治療秘方
黴菌(candida)存在人的全身上下,包括口腔、腸道及婦女的陰道。黴菌如在陰道但沒有症狀(佔20%),可以不用治療,因此黴菌也可以算是陰道內正常的菌種。黴菌在陰道的濃度增加導致搔癢、刺痛、外陰紅腫、小便疼痛、或裂開等症狀時,就需要治療。
教研部    2023-06-07
女性的健康革新 --- 陰道雷射治療乾澀、萎縮及漏尿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並嘗試陰道雷射治療。這一新興的治療方式,將現代科技應用於醫學,讓過往難以啟齒的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反覆發炎等問題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教研部    2023-05-03
尿中的精蟲 ---無精液的試管嬰兒
如果懷孕困難需要人工生殖科技幫助,可以射精到精蟲收集盒裡,經處理可以做試管嬰兒。但如果射精沒有精液怎麼做試管嬰兒呢?在不孕症裡有一種特殊的狀況那就是射精時精液跑錯地方,誤以為無精液,以為需要捐精。
教研部    2022-12-20
總共有 28 筆 / 共 3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