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總共有 4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4 筆

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的臨床意義
大腸癌為國人發生率名列前茅的癌症,但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其存活率高達90%以上。因此國健署補助50-74歲國人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藉以進行大腸癌預防性篩檢,維護國人健康。
大腸鏡檢查.jpg)
做不做大腸鏡的迷思? 談大腸癌的12項警訊!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缺乏運動,大腸癌一年發生人數已增為15500人,一躍而成世界第一及國人發生率最多的癌症,每年造成5千人死亡。大腸癌初期無症狀,一般由瘜肉演變而成。如果在瘜肉階段,經由大腸鏡將其切除,就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缺鐵性貧血.jpg)
缺鐵性貧血是大腸癌的前兆
鐵在身體內維持很好的平衡,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0-20毫克的鐵,只有約十分之一能吸收,每天從腸胃道吸收1-2毫克的鐵,同時腸道上皮脫落,也會排出1-2毫克的鐵,體內鐵含量約2000-4000毫克,沒有其他的代謝機制。體內的鐵約四分之三用於造血,與少量維持身體功能酵素,剩下約四分之一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起來。
大腸癌.png)
不可輕忽的便血---談大腸癌
郭綜合醫院積極推行大腸癌篩檢、追蹤,以2014年為例,糞便潛血檢驗陽性接受大腸鏡檢查者發現過半數人有瘜肉,約3%罹患大腸直腸癌。本院大腸直腸癌團隊為癌友妥善治療及追蹤,也安排衛教提醒病友及民眾大腸直腸癌的防治。
總共有 4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4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