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總共有 14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解鎖腎力密碼,迎向腎利人生---慢性腎臟病照護新趨勢
醫生,我的腎功能指數這麽糟糕,會不會洗腎並有沒有辦法治療?這個場景常常出現在腎臟科門診。其實末期腎臟病與其他慢性病一樣,只要在前期時早期診斷與治療就能翻轉嚴重度,而第三級後期慢性腎臟病就扮演重要角色。
教研部    2024-12-18
預防透析低血壓---成大郭綜合智慧透析平台
至2020年將近9萬台人洗腎,其中有許多病患遭受透析低血壓的危害。透析低血壓不僅對患者造成立即的身體不適,甚至失去意識;長期可能對心臟、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損害,不僅降低生活品質,增加患者的總死亡率高達30%至50%。
教研部    2024-04-17
逆轉『腎』--- 急性腎損傷的治療關鍵
81歲男性身體良好很少就醫。突然高燒不退至急診就醫,檢查發現嚴重泌尿道感染併腎損傷。病人平日偶有頻尿、解尿不順。腎超檢查雙側中度腎積水伴輸尿管積水、攝護腺肥大。緊急置入導尿管緩解腎積水及抗生素治療泌尿道感染;三天後病人不再發燒,腎功能恢復正常。對於急性腎損傷找出造成的原因,只要妥善治療,腎功能是能夠改善。
教研部    2023-08-16
揪出腎病有方法---愛腎護腎免煩惱
110年國人死亡統計,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而透析病患的盛行率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美國腎臟資料系統2019年時,世界排名各為第一及第二名。因腎臟病而死亡或透析的病人其實只佔所有慢性腎臟病病人的一小部分,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達11.9%,而且只有3.5%的人知道自己有慢性腎臟病。
教研部    2022-11-30
啟動腎力方程式---慢性腎臟病多面向早期防護
內政部統計,台灣人平均壽命從2010年79.1歲增至2020年81.3歲,顯示國人越來越長壽。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身體漸漸衰老,器官則漸漸退化,腎臟是其中之一。當腎臟功能走到末期就會進入洗腎階段。
教研部    2022-06-01
郭綜合洗腎室與成大醫院深度合作---為洗腎病友爭取腎利
郭綜合醫院洗腎室與成大醫院深度合作,提供病友迅速便捷的就醫流程與溫馨友善的洗腎環境,如遇有複雜或困難的疾病,可再透過兩院合作機制轉診回成大醫院治療,是病友優質的就醫選擇。
教研部    2022-05-30
逆轉腎---急性腎損傷後回春的關鍵
腎臟病在台灣發生率是名列前茅,事實上校正人口老化的數字,國人的發生率已經平穩,目前大約每百萬人有315人,但之中涵蓋了急性腎損傷之後進入透析的病人,這些人可能是尿毒素增加,尿量減低,和電解質酸鹼值障礙進入透析治療,約占在加護病房中約有4.9%。臨床發現有5~15%開始接受洗腎的病人,出院後還是有機會改善到不必洗腎的狀態。
教研部    2021-10-20
腹膜透析不孤單 透析有保障---聯網全自動腹膜透析機與雲端醫療管理
透析模式主要有分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對血液透析最大的不同在於,病人透過每天1或3到4次利用肚子內的腹膜每天清理尿毒素「洗肚子」,較符合正常生理模式,血液生化值一般較穩定,飲食限制也較少;而水份調節較平穩,對心血管影響也較小。能使病人能依需求調整工作、生活作息、甚至旅遊,享有較好品質。
教研部    2020-09-08
多囊腎,有藥醫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洗腎人口逾8萬人之多1,密度堪稱是世界最高,而《美國腎臟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指出如父母如有洗腎,子女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15倍,遺傳性腎臟病如遺傳性腎絲球炎、亞伯氏症候群及遺傳性多囊腎等都有可能引發末期腎功能衰竭。
教研部    2020-01-14
異常尿液顏色---小心是身體健康的警訊
正常尿液顏色以淺黃色為主,是透明清澈的。隨著體內水分的多少,從透明無色到深琥珀色都有可能。異常尿液顏色則隨著原因及身體狀況有許多不同的變化,包括紅、橙、綠、藍、紫,褐、黑及白色等。異常尿液顏色的原因分為四大類,有食物、藥物、疾病及毒物。
教研部    2019-01-22
總共有 14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