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總共有 8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8 筆

新式互鎖骨板---多角度,更好選擇
多角度互鎖式骨板,除秉持互鎖式骨板的優點外,新式互鎖骨板鎖孔可以允許螺釘有15度的自由度改向,獲得良好一體成形的優良固定效果。對於遠端橈骨骨折使用新式多角度互鎖式骨板優於傳統互鎖式骨板;無論於癒合後X光與手腕功能、手術時間、使用輔助鋼釘固定碎骨,均優於傳統互鎖式骨板。

打斷手骨 (骨頭) 顛倒勇---骨折治療三原則
70歲林女士有糖尿病,騎機車從小巷出來與另一部機車擦撞,右下肢明顯變形,檢查發現右側遠端脛骨及外踝粉碎性骨折,當日進行開放性復位固定手術,術後接受一系列的營養衛教及復健治療,受傷後三個月已能使用拐杖行動自如。

股骨轉子間骨折微創手術---骨髓內釘固定
股骨轉子間骨折通常以骨折復位內固定治療為主。傳統使用動態髖部螺釘鋼板固定,對於高齡患者骨質疏鬆嚴重,或粉碎的不穩定型骨折,因鋼板固定於骨頭外面,較無法提供固定力,易鬆脫,且金屬疲乏造成鋼板斷裂。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因此國際趨勢多採微創治療骨髓內釘固定骨折。

保密防跌,樂活年年---談骨質疏鬆保健
台灣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口自2013年底突破12%,在2020及2030年分別將提升至16.1%和24.5%,老化的程度高踞世界第二,因此高齡人口的照護問題是刻不容緩,其中,骨質疏鬆症已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流行疾病,值得我們關注。
記者會.jpg)
微創側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
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自成熟至今已經將近80年,滿意度極高,是最成功的手術之一,也造福了全球無數病患。傳統的全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之切入口可經由前開,前側開、側開、後側開、後開與經大轉子等方式進入關節。
互鎖式鋼板.jpg)
鎖骨解剖螺旋型---互鎖式鋼板
解剖螺旋型互鎖式鋼板呈现S型,完全符合鎖骨解剖構造,提高固定效果。其次採用最新互鎖設計,鋼板螺孔具有螺纹,螺絲帽亦有螺纹,當互鎖之後,即似—體成型,固定骨折的強度比傳统鋼板提高4倍。更重要的是,此片鋼板呈现近九十度的旋轉,此項設計加上互鎖功能,使得這片鋼板可以抵抗骨折上下、左右、前後位移力量。
小型骨.jpg)
小型骨(掌骨)骨折治療的新武器 --- 微創微型互鎖式骨板
掌骨骨折好發於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為意外所致,包括有:車禍,跌倒,運動傷害,打架,捶牆壁等。掌骨與指骨骨折佔全身骨折約10%,而掌骨骨折又佔了手部與腕部骨折的36%,其中以第五掌骨及第一掌骨 (拇指) 居發生率的前二名。
gozon修.jpg)
肌力老本---激勵老本
研究報告顯示,30歲到60歲之間,身體每年會逐年減少肌肉組織與增加脂肪組織,60歲以後,肌肉質量更會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肌肉強度以1.5-3%下降,且流失部位多為下肢肌肉群,這就是為何長者常會覺得無力的原因。
總共有 8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8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