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幫助兒童養成不偏食的習慣---打造健全的免疫力
2022-03-27
郭綜合醫院 營養室 郭家伶營養師/組長
想要打造孩童健全的免疫力,抵禦外來的細菌及病毒,無非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節來臨,我們來談談如何克服孩童拒食、偏食及挑食的飲食行為,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最終才得以打造出健康的體魄。
很多家長為了想盡辦法讓小朋友將食物吃下肚,會在廚藝上下功夫,不過,最好的方法,是讓小朋友多方嘗試各類食物,讓食物的味道刻劃在小小的腦袋瓜裡,各種食物的美味蘊藏在記憶裡,有助於提高對食物的接納程度,以達到均衡飲食的好習慣。
以下我們來談談如何擴展小朋友的食物版圖
- 讓小朋友品嚐當令蔬菜的新鮮好滋味,使小朋友的味道經驗變得更精彩。盡量少使用會覆蓋味道的醬料,例如番茄醬、沾醬、淋醬等,因為味道過重將導致孩子吃不出食物的原味,恐有造成味覺遲鈍之虞。
- 大人在用餐時,可以引導小朋友使用五感的詞彙,描述食材的口感及味道,藉以強化小朋友對食材的興趣,例如,詢問小朋友「比較喜歡有撒鹽還是沒灑鹽的味道?小黃瓜和馬鈴薯,哪一種在咬的時候會發出聲音,香蕉和橘子哪個比較甜?還能在餐桌上與小朋友多多聊聊對食物的感覺,例如描述「稀稀糊 糊」、「滑滑溜溜 」與「紮實與酥脆」等。小朋友只要明白差異性,喜歡的味道就會變多,也會對各種不同的味道愈來愈感興趣。
- 幼兒期心理與環境的因素,會左右食物的美味程度,因此,在歡樂的用餐氣氛下,就連不愛吃的食材也能吃下肚,甚至感覺很美味,讓小朋友打從心底擁有「用餐很快樂」的記憶,才得以達成喜愛食物的目的。
- 可以安排假日到果園採摘水果,或從繪本中介紹食材的故事,讓小朋友認識食材,亦可讓小朋友「進廚房」參與料理的過程,讓他們熱情地擁抱食物,帶領他們親近食物,當對食物愈了解,愈能夠發自內心喜愛食物。
- 大人千萬不要用語言強化他們對食物的負面印象,有時大人的言語,無形中阻檔了孩子再次嚐試新味道的勇氣,例如當苦瓜上桌時,立即替小朋友回應說,她不敢吃苦瓜啦,他最愛吃炸雞了。這麼說會阻擋了孩子再次探索食物味道的勇氣,而且莫名地會強化了他們對食物的偏好。
- 用餐時千萬不要將手機當配菜,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坐好,使用手機影片安撫無法安靜用餐的孩子。
最後,提醒家長們,挑食這一件事與餐桌上的食物似乎不太相關,而是與照顧者的態度緊密結合著,所以就算小朋友排斥的食物也要繼續端上桌,耐心等待,過一陣子,他們也許會大口大口的吃下肚。
~郭綜合醫院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