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預防骨質疏鬆、跌倒及骨折,從日常生活做起
 2020-02-05

郭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楊倫欣醫師

 

案例一

72歲吳先生,沒有慢性病病史,成人健康檢查(抽血及驗尿)無特殊異常。上週不慎自椅子跌坐在地上造成腰痛難耐,就診後經X光檢查發現有骨質疏鬆現象合併胸椎第十二節壓迫性骨折,所幸在保守治療後症狀即改善。

 

案例二

50歲王小姐,年度體檢中骨質密度檢查T值為-1.5,判斷為骨量減少(表一),因此前來門診諮詢。經醫師評估,建議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並定期追蹤。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統計,台灣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30%。約三分之一女性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男性則為五分之一。發生一次骨折後,約50%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造成醫療照護上的負擔與生活的不便。骨質疏鬆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發生骨折後才被發現。因此,千萬不要等到骨折發生了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而是要及早預防及早治療。

        骨骼是持續生長代謝的組織,主要由造骨細胞負責製造骨質,破骨細胞負責代謝老舊的骨質。年輕時造骨細胞比破骨細胞活躍,骨質持續累積,到了三十五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破骨細胞比造骨細胞活躍,骨質以每年0.5-1%速度流失,五十歲以後每年以1-3%速度流失。骨質流失無聲無息,一旦流失就很難完全恢復,因此若沒有及早儲存“骨本”,將來很有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症。

       日常生活中預防骨質疏鬆及其造成的骨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飲食增加鈣質的攝取

       鈣是骨骼最主要的成分。據統計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僅達到建議量的58%。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每日應攝取1200毫克鈣質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富含鈣質的食物有乳製品(鮮乳、優酪乳、乳酪等)、豆腐、豆干、黑芝麻、小魚乾、蝦米、深綠色蔬菜等(表二)。若無法由食物攝取足夠鈣質,可以考慮服用鈣片。

 

二、適量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夠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據調查高達6、7成的民眾維生素D不足。建議每日攝取800 IU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症。適量曬太陽(避開正午時段每天在戶外曬約20分鐘),紫外線中的UVB經由皮膚吸收後能夠合成維生素D。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曬乾的香菇、魚類、蛋黃等。市售鈣片常有添加維生素D,也是一種選擇。

三、運動

       選擇負重運動,即承受身體重量的運動(如散步、快走、跑步、爬山與球類運動),每週3-5次,每次30分鐘。須注意游泳並不算是負重運動。適度且正確的運動能夠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質密度。

四、戒菸

      吸菸者的骨質較非吸菸者更易流失,而男性吸菸更容易引起骨折。因此,為了骨質健康,建議及早戒菸。

五、避免酗酒

      每天飲用超過啤酒500cc或紅酒160cc或烈酒50cc即為骨質疏鬆症風險因子。

六、預防跌倒

       若已經有骨質疏鬆症,更要注意預防跌倒造成骨折。改善家中動線,清除障礙物。改善照明、樓梯及浴室加裝止滑墊及扶手。此外,適度運動能增進肌力及關節柔軟度、促進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減少跌倒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骨質疏鬆、跌倒及骨折,就從現在開始!

~郭綜合醫院關心您~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