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總共有 7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7 筆
新式互鎖骨板---多角度,更好選擇
多角度互鎖式骨板,除秉持互鎖式骨板的優點外,新式互鎖骨板鎖孔可以允許螺釘有15度的自由度改向,獲得良好一體成形的優良固定效果。對於遠端橈骨骨折使用新式多角度互鎖式骨板優於傳統互鎖式骨板;無論於癒合後X光與手腕功能、手術時間、使用輔助鋼釘固定碎骨,均優於傳統互鎖式骨板。
教研部    2025-02-11
打斷手骨 (骨頭) 顛倒勇---骨折治療三原則
70歲林女士有糖尿病,騎機車從小巷出來與另一部機車擦撞,右下肢明顯變形,檢查發現右側遠端脛骨及外踝粉碎性骨折,當日進行開放性復位固定手術,術後接受一系列的營養衛教及復健治療,受傷後三個月已能使用拐杖行動自如。
教研部    2023-10-18
股骨轉子間骨折微創手術---骨髓內釘固定
股骨轉子間骨折通常以骨折復位內固定治療為主。傳統使用動態髖部螺釘鋼板固定,對於高齡患者骨質疏鬆嚴重,或粉碎的不穩定型骨折,因鋼板固定於骨頭外面,較無法提供固定力,易鬆脫,且金屬疲乏造成鋼板斷裂。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因此國際趨勢多採微創治療骨髓內釘固定骨折。
教研部    2022-06-22
預防骨質疏鬆、跌倒及骨折,從日常生活做起
根據骨質疏鬆症學會統計,台灣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30%。約三分之一女性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男性則為五分之一。發生一次骨折後,約50%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造成醫療照護上的負擔與生活的不便。骨質疏鬆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發生骨折後才被發現。
教研部    2020-02-05
肋骨骨折治療新選擇--- 內視鏡輔助肋骨開放復位及內固定手術
針對肋骨骨折,傳統療法以保守治療為主(症狀控制),對於骨折處如果沒有造成嚴重肺部穿刺傷、開放性胸部骨折或造成呼吸衰竭無法移除呼吸器,很少建議病人手術治療,但近幾年來醫療品質提升,保守治療可能造成患者慢性疼痛,近幾年手術治療肋骨骨折越來越風行。
教研部    2019-09-24
小型骨(掌骨)骨折治療的新武器 --- 微創微型互鎖式骨板
掌骨骨折好發於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為意外所致,包括有:車禍,跌倒,運動傷害,打架,捶牆壁等。掌骨與指骨骨折佔全身骨折約10%,而掌骨骨折又佔了手部與腕部骨折的36%,其中以第五掌骨及第一掌骨 (拇指) 居發生率的前二名。
教研部    2018-01-09
夜半的遺憾 --- 當心小弟弟骨折
陰莖骨折(白膜破裂)的病人需要「緊急手術治療」,修補白膜上的破洞以及清除鬱積在陰莖筋膜下的血腫。陰莖骨折病人未來或多或少將出現後遺症,常見後遺症包含勃起困難(陽痿)、陰莖皮膚壞死、陰莖彎曲、陰莖硬塊、勃起疼痛、性交疼痛、小便困難等。越晚進行手術,手術困難度越高,產生後遺症的機會也會升高。
教研部    2017-10-18
總共有 7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7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