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總共有 6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6 筆

小兒過重不是福---兒童肥胖問題多
我國教育部學童體重資料顯示,2017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4.6%;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6.9%。報告指出十二歲以前若是肥胖,將來仍然肥胖的機率,男性86%,女性88%;體重正常的兒童,其成人之後發生肥胖的可能性,男性只有18%,女性42%,因此肥胖防治應著重於從兒童時期做起。

幫助兒童養成不偏食的習慣---打造健全的免疫力
想要打造孩童健全的免疫力,抵禦外來的細菌及病毒,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談談如何克服孩童拒食、偏食及挑食的飲食行為,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最終才得以打造出健康的體魄。為了想盡辦法讓小朋友將食物吃下肚,會在廚藝上下功夫,不過最好的方法,是讓小朋友多方嘗試各類食物,以達到均衡飲食的好習慣。
海報.jpg)
不讓大隻雞慢啼 ---談遲語兒的語言評估與治療
人類將語言做為溝通的便利工具外,也用語言來學習新的事物,因而語言和孩童的發展密切相關。遲緩孩童經常有溝通、語言或言語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問題的根本或是最早被發現的問題,因此語言遲緩不容輕忽。
兒童腸胃炎.jpg)
夏日炎炎 --- 別讓腸胃炎找上您的寶貝!
沙門氏菌感染症為食因性感染的疾病,最常發生於五歲以下幼童,尤其是在7~10月氣候溫暖的季節,主要是食入受到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牛奶製品、家禽肉類等。臨床症狀常以急性腸胃炎表現(腹瀉、發燒、腹痛、血便等),少部分病人會併發菌血症,甚至發生轉移性感染。
維生素D.jpg)
兒童需補充維生素D? 從兒科醫學會對喝母奶寶寶的新建議談起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喝母奶寶寶、或每日配方奶量不足1000cc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400 IU」。許多人疑惑:母奶不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物嗎,為什麼還要添加維生素D?
來自星星的孩子.jpg)
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孩童的常見症狀及介入方式
自閉症發病於兒童期,多數自閉症孩童在3歲之前,會表現出社會溝通與互動的障礙,且通常會在1~2歲時就出現症狀,由於孩子對口語、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等表達與理解能力不佳,使得孩童在建立人際關係上受到影響,常見就是有小朋友因玩具壞掉在哭,而自閉症孩童卻無法理解其哭泣的原因,進而產生社交互動的障礙。
總共有 6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6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