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總共有 13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流感併發重症預防再進化---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保護力
RSV具有外套膜之單股RNA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和50歲以上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RSV具高傳染力,是流感的3倍!且RSV引發重症的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2~3天,就可能肺炎發展為嚴重的呼吸衰竭,進而演變成死亡。
教研部    2025-05-13
提升更完善呼吸道保護---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新解方
「歌神張學友相隔6年再度來台舉辦演唱會,但因感染RSV臨時停辦。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造成老年人和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教研部    2024-11-20
遠離致命腦膜炎---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與預防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密集生活型態。
教研部    2024-11-06
嬰幼兒大腿的帶狀疱疹,原來和水痘疫苗有關! 爸爸竟被傳染全身長水痘!!
帶狀疱疹大部分發生於中老年人,兒童帶狀疱疹狀並不常見,未滿兩歲更是罕見。民國110年的記者會後,分享了一個1歲11個月左大腿長帶狀疱疹的病例,陸續又來了6個左大腿長帶狀疱疹的嬰幼兒,年紀最小為1歲3個月。
教研部    2023-11-01
腸病毒重症預防 --- 腸病毒71型疫苗
男童發燒兩天前四肢、肚子和屁股紅疹,發燒前一天口腔潰瘍。發燒當天精神活動力不好住院,隔天肌躍型抽搐,血壓較高且心跳快,懷疑腸病毒導致自主神經機能失調,因此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第四天退燒,臨床症狀改善,第六天出院,其喉嚨拭子及肛門拭子皆培養出腸病毒71型 。
教研部    2023-07-05
遠離「皮蛇」纏身---新型帶狀疱疹疫苗
帶狀疱疹是沿著神經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症狀為神經性的刺痛、癢、燒灼感,1-2日過後才會長出皮疹,接著結痂,整個病程到病灶改善約莫需2-4周。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10-18%有帶狀疱疹的人在皮疹退掉後仍持續疼痛,達1個月或3個月以上,即所謂的「疱疹後神經痛」。
教研部    2023-05-24
帶狀疱疹疫苗有兩種 --- 有什麼不同
俗稱的「皮蛇」,正式名稱為「帶狀疱疹」。此病大部分不會致命,但後遺症卻可能讓人痛到鬱卒。估計台灣每年病例數達12萬人, 終其一生,每3個就有1人會得到帶狀疱疹(HZ)。 到了85歲,約有50%的人會出現至少一次的帶狀疱疹。
教研部    2023-02-08
痛到令人鬱卒的皮蛇神經痛---帶狀疱疹打疫苗,預防皮蛇免煩惱
帶狀疱疹發病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免疫力低下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第一次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時會產生細胞免疫,抑制背根神經節內潛伏的病毒,一但免疫力降低,潛伏的病毒便會再度活躍,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時,破壞背根神經節內神經細胞引起帶狀疱疹。
教研部    2022-01-05
HPV疫苗預防男女生殖道尖狀濕疣及癌症
HPV為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球型雙股DNA病毒,目前已知100多種型別。經由性行為傳播,可能引發男性或女性性器官的疾病。不論男女,人的一生感染HPV機率高達80%,即使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0%,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高達90%。
教研部    2021-12-01
未滿兩歲,竟長帶狀疱疹(皮蛇)---這些年,水痘疫苗所帶來的改變
1歲11個多月的女孩,左大腿第三及第四腰椎的神經皮節長滿了水泡狀紅疹,伴隨輕微疼痛。臨床診斷為帶狀疱疹,即俗稱的皮蛇。血清抗體檢驗及皮膚抹片檢查確認是帶狀疱疹。病人經口服抗病毒藥治療,恢復迅速,沒留下後遺症。從出疹子到傷口痊癒,約一星期,短於大人平均2-4週的病程。
教研部    2021-01-20
總共有 13 筆 / 共 2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