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總共有 6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6 筆

隱形的骨骼危機---維生素D缺乏如何影響你的健康
維生素D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健康,並在免疫調節、肌肉功能與全身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神經科醫師指出,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且往往毫無自覺,這種「隱形的健康危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跌倒風險增加、免疫功能失調及慢性疼痛等問題。

脊椎微創手術利器---動態穩定系統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下背痛的經驗。下背痛的原因有:骨骼肌肉老化、韌帶損傷、椎間盤退化、椎管狹窄、脊椎滑脫症、薦髂關節及椎小關節退化等。當中椎間盤突出常合併下背痛及下肢症狀,如麻、痛、間歇性跛行與無力等。治療從改變生活習慣、藥物、復健、針灸及訓練核心肌群可得到改善效果。若保守療法無效時,可透過手術治療介入改善症狀。

千斤頂微創重建手術---頂起脊樑不再卑躬屈膝
台灣已邁入老年化社會,民眾對於三高引起的慢性疾病已相當認識;但許多中、老年人卻往往疏忽骨質疏鬆衍生出身體結構退化之嚴重性。尤其停經後婦女因荷爾蒙變化造成骨質快速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發生比例更高。資料顯示,世界衛生組織視骨質疏鬆症為全世界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因此必須提早預防及治療。
1091007中華日報.jpg)
勿忽視頸肩痠痛---頸椎手術讓您恢復正常生活
過去我們認為長骨刺是老年人的通病,隨著社會文明進步,脊椎退化儼然已非老年人的專利。久站久坐、長時間使用電腦、玩手機等不良習慣確實造成頸椎長骨刺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並可能使後頸部肌肉疲乏無力,導致頸椎角度改變,造成駝背、肩頸痠痛及頭痛等的現象,甚至影響腰椎及尾椎造成骨盆前傾。
水腦.jpg)
容易忽略的老化和失禁---常壓性水腦症
常壓性水腦是一個主要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水腦即是腦部異常積液,腦脊液存在著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內外,總量大約150毫升,具有緩衝保護和代謝循環等功能。常壓性水腦最早在1965年被描述,症狀一般緩慢進行,常常被家人當作正常老化而忽略。
圖一:頭部電腦斷層掃描 0405修.jpg)
急性硬腦膜外出血
急性硬腦膜外出血是神經外科的急重症,常見於頭部外傷。以車禍、工安意外、跌倒或鈍器傷居多。急性硬腦膜外出血的致病機轉,是外力造成顱骨骨折及顱骨下方之腦膜動脈斷裂,以致大量出血。因出血速度頗快,很容易使顱內壓升高,造成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總共有 6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6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