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總共有 10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遠離致命腦膜炎---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與預防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密集生活型態。

惱人的外陰瘙癢、反覆陰道感染---治療有秘方
外陰搔癢原因很多,包含感染、過敏、過度乾燥、濕疹或其他免疫相關疾病。育齡女性最常見是外陰合併陰道感染,病原體包含細菌、黴菌、滴蟲或是性行為傳染病;更年期婦女最常見的是生殖泌尿症候群。

長者感染警訊面面觀
國發會2020年公布人口預估2025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長者的照顧,有多樣化選擇,由傳統的家人照顧、長照福利政策使用,包含:日間照護、到宅服務、長期入住護理之家等。無論何種方式,長者感染是常見的照護問題,需要重視!

皮膚念珠菌感染
案例:一對新手夫妻抱著六個月大的寶寶來求診。這陣子小朋友屁股下方和肛門附近紅紅一大片,這幾天旁邊還出現一點一點的小紅點,不知道這是單純的尿布疹嗎?或是換尿布時照顧者手上的病菌傳染給小孩了?
C肝.png)
遠離肝炎有希望---C型肝炎的現在與未來
C型肝炎由C型肝炎病毒所感染引起,當帶有HCV的血液,經由共用針具、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或懷孕等因素,透過皮膚或黏膜傳染給他人或胎兒,被感染者即可能會有發燒、疲倦、黃疸或腹部不適等症狀,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根據研究統計,5 – 20%患有慢性肝炎的病患可能進展成肝硬化,其中約1 – 5%的病患可能會發展成肝癌 !
分歧.jpg)
傷口都不好,“小心”分枝桿菌之皮膚軟組織感染
分枝桿菌屬是一群特別的細菌,又稱耐酸菌,廣泛存在人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特別是和水和泥土相關場所。分枝桿菌入侵皮膚軟組織是透過人們接觸或吸入細菌方式,致病菌突破宿主的皮膚及黏膜障壁而進入體內,之後再透過血液循環散佈至皮膚及軟組織。
尿.jpg)
危機重重的嬰幼兒泌尿道感染---小心!膀胱輸尿管迴流(VUR)
泌尿道感染是指從尿道口、輸尿管、腎盂到腎臟之間,任何一部份的細菌感染,在臨床上嬰幼兒很難區分感染的部位,統稱泌尿道感染。臨床症狀會隨年齡有所不同,新生兒以黃疸、發燒、生長遲緩、嘔吐、拉肚子、敗血症來表現,而嬰幼兒以發燒、嘔吐、尿味異常、頻尿、尿失禁、腹痛、生長遲緩來表現。
超音波.png)
隱藏在腹中的結核菌感染
腹部結核,是結核菌侵犯腹部的任何器官,常以腹部疼痛與腸道阻塞表現,與腫瘤困難區分;結核性腹膜炎的臨床症狀,以腹水(93%)、腹痛(73%)、發燒(58%)、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為主。診斷有一定難度,需依賴腹部電腦斷層、腹水檢查、腹水或組織的嗜酸性染色及結核菌培養、組織病理切片檢查,來找尋感染的蛛絲馬跡。
圖片3.png)
不可輕忽的感染---談長期照護機構住民之泌尿道感染症
長照機構住民多為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往往對住民產生重大影響。不同國家長照機構住民感染性疾病的盛行率約3.7%~11.5%,其中泌尿道感染是發生率較高的疾病,若疾病合併繼發性血流感染(敗血症),死亡率會明顯增加,因此長照住民的泌尿道感染不可輕忽。
耳部構造圖.jpg)
感冒完後聽不見---突發性聽力障礙
突發性聽力障礙是耳鼻喉科的急症,又稱突發性耳聾;正確的醫學名詞應該是「不明原因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醫學上的定義是突然發生於72小時之內,聽力檢查出現至少有連續3個音頻,聽力損失超過30分貝的不明原因感音性聽力障礙,發病的真正原因不明。
總共有 10 筆 / 共 1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