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總共有 38 筆 / 共 4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台灣子宮內膜癌患者十年暴增四成!台灣婦癌醫學會接軌國際指引建議:晚期復發患者治療可使用免疫療法
每年六月是「子宮體癌意識月」,提醒大眾關注女性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婦癌議題。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台灣每年約有3,500名女性確診子宮體惡性腫瘤,其中超過九成為子宮內膜癌,平均診斷年齡中位數為56歲,好發於停經後婦女,且近年發生率持續上升。
教研部    2025-07-18
惱人的外陰瘙癢、反覆陰道感染---治療有秘方
外陰搔癢原因很多,包含感染、過敏、過度乾燥、濕疹或其他免疫相關疾病。育齡女性最常見是外陰合併陰道感染,病原體包含細菌、黴菌、滴蟲或是性行為傳染病;更年期婦女最常見的是生殖泌尿症候群。
教研部    2024-10-30
子宮內膜癌:早期低等級癌治療後依然可以懷孕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癌症,多發於更年期後的女性。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即使年輕時確診的患者,治療後仍有機會實現懷孕的夢想。本文將介紹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成功治療後懷孕的可能性,以及激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教研部    2024-07-03
戒菸---菸草依賴之治療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合作研究,公布臺灣人健康危害因子排行榜,前五名分別是高血糖、抽菸、高血壓、細懸浮微粒 (PM2.5)、及飲食相關危險因子。 研究顯示戒菸對預防或延緩死亡,較降低膽固醇或降低血壓來的更為有效。
教研部    2024-01-31
抗癌利器 降低副作用---精準放射線治療
85歲診斷肺癌,正子攝影左上肺葉單一腫瘤3.3公分,無遠端轉移,無其他共病,因年紀大麻醉風險高,建議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於2022年8月24 日至 2022年9月2日接受五次治療。治療後一年腫瘤幾乎消失不見且無任何不適,目前活動自如。
教研部    2023-12-26
打斷手骨 (骨頭) 顛倒勇---骨折治療三原則
70歲林女士有糖尿病,騎機車從小巷出來與另一部機車擦撞,右下肢明顯變形,檢查發現右側遠端脛骨及外踝粉碎性骨折,當日進行開放性復位固定手術,術後接受一系列的營養衛教及復健治療,受傷後三個月已能使用拐杖行動自如。
教研部    2023-10-18
逆轉『腎』--- 急性腎損傷的治療關鍵
81歲男性身體良好很少就醫。突然高燒不退至急診就醫,檢查發現嚴重泌尿道感染併腎損傷。病人平日偶有頻尿、解尿不順。腎超檢查雙側中度腎積水伴輸尿管積水、攝護腺肥大。緊急置入導尿管緩解腎積水及抗生素治療泌尿道感染;三天後病人不再發燒,腎功能恢復正常。對於急性腎損傷找出造成的原因,只要妥善治療,腎功能是能夠改善。
教研部    2023-08-16
夏日炎炎陰道黴菌盛行---復發性治療秘方
黴菌(candida)存在人的全身上下,包括口腔、腸道及婦女的陰道。黴菌如在陰道但沒有症狀(佔20%),可以不用治療,因此黴菌也可以算是陰道內正常的菌種。黴菌在陰道的濃度增加導致搔癢、刺痛、外陰紅腫、小便疼痛、或裂開等症狀時,就需要治療。
教研部    2023-06-07
女性的健康革新 --- 陰道雷射治療乾澀、萎縮及漏尿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並嘗試陰道雷射治療。這一新興的治療方式,將現代科技應用於醫學,讓過往難以啟齒的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反覆發炎等問題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教研部    2023-05-03
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新藥物 --- 菜瓜布肺的救星
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俗稱菜瓜布肺。患者肺部會因纖維化的進展,而使肺部外觀或肺部電腦斷層影像如菜瓜布班出現一絲一絲的纖維而得名。
教研部    2023-04-19
總共有 38 筆 / 共 4 頁,目前是第 1 筆 ~ 第 10 筆
Go Top
門診時刻表